返回 最新 加書籤 排行榜 首頁

漢魏文魁第二章 、是儀北上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

    曹操既得黃祖之降,則荊州的江北地區除了江陵一座孤城外盡入掌握,荊北和淮南的兩大戰區得以打通,消息傳遞也比過去來得方便。±曹操還在歸途之中,便即遣使書信通傳魯肅、太史慈,再由他們轉遞陳登、徐宣,最終把指令送抵是勛手上。曹操的意思很明確,戰爭已然結束了,我短時間內還無力攻取吳會,所以宏輔你也可以收兵回去啦。

    就理論上而言,是勛當然可以長駐如皋島,繼續騷擾江東,這麼著用不了兩三年,恐怕不待曹操再度揮師南下,江東孫氏政權自己就先崩潰了。問題數十條海船、數千兵馬屯駐在如皋,對徐州的壓力實在太大,別沒等把孫家搞垮,先就把徐州給吃窮嘍……故此,收兵可也。

    是勛當然也明白這個道理,徐宣跑如皋來哭窮也不是一回兩回啦。於是他就把所徵調的會稽海船先都放了回去,貨物大多轉運發賣,剩下的也直接償付給徐宣了,無可歸還,乃以徐、登、幽、平四州五年內減免商稅作為補償。

    這事兒是勛稟報過曹操,也通知過各州刺史,估計不會遭到批駁。其實對於商業問題,是宏輔也就比這年月大多數官僚看得遠些而已,還說不上是劃時代的商界奇才——他雖然來自於一個現代商品社會,卻並沒有正經學過商貿。是勛用來說服眾人的理由,是以農業為譬:「賦重則民逃,民逃則田荒,田荒則倉空。倉空而賦益見重。天下因此而亂。商賈亦同。稅重則商不肯至,商不至又何以刻之?涸澤乃不得魚,先養育之,乃可得魚也。」

    當然啦,他還提醒諸位統治者,養到一定程度就得開始收割了,不能跟後來明朝似的,商稅輕得幾乎沒有。商業倒是因此繁榮,國家卻得不著一丁點兒好處,全肥了地方縉紳了。

    徐州刺史陳登為是勛姻親兼好友,登州刺史是儀乃是勛之大伯父,他本人鎮守幽州,對平州也有很大影響力,這都不用說了。至於瀛、青、海三州的刺史,交情不到,就不去碰壁了——再說你們那兒商業是否繁榮,又關我屁事啊。

    當下即循原路返回幽州。途中又多次遭遇風浪,好在離岸較近。水手又皆得力,沒受太大的損失。路過登州,老規矩再去拜見是儀——是勛本人不是很想見那老頭,但禮之所在,過其門而偏偏不入,恐怕旁人說嘴。

    是儀也照樣設宴款待,詳細詢問南征之事,是勛娓娓道來,聽得是著頗為心動,轉過頭去就對老爹說,我閒在家中反正無事,咱們不如也搞一兩條海船來,我領著貿易去吧。是儀當場駁回——「不聞宏輔雲,海上風浪不測,汝為是氏嫡長,安可履此險地?!」

    其實冒險不冒險的,還在其次,亂世未息,各地的盜匪仍層出不窮——光曹操南征這半年多以來,中原各地因為抗稅所造成的動亂就不止一兩起啊——即便長居陸上,也終究難保萬全。只是是儀了解他這個長子,只知道讀死書,不但沒有從政的本領,抑且無置業之能力,所以開口說想去搞海貿,不過被老爹管得煩了,找機會逃開幾日而已。故此一口回絕。

    酒宴之中,是儀突然關照是勛:「遼東既平、樂浪已復,汝家早破,汝又長居中原,何不遷親歸於鄉梓耶?」你合著不能把老爹一個人遠遠地扔在樂浪,多少年不去祭拜一次吧?不如把他遷葬回營陵祖墳來。


    是勛聞言,心中不禁「咯噔」一下——他早就料到會有這麼一天,只是一直掩耳盜鈴,能拖一時是一時。當下囁嚅著道:「吾本願也,惜無閒暇……」是儀一瞪眼,說你如今守牧幽州,出海數日即可抵達樂浪,請幾天假很難嗎?怎麼說沒有閒暇?「孝為先也,汝以經學立身,而若不孝,天下人孰之謂耶?」

    是勛想想也是,漢人以孝立國,就連天子的諡號都必加一個「孝」字——什麼漢武帝、漢明帝,那都是後世的簡稱,這年月提起來可必須全稱「孝武皇帝」、「孝明皇帝」的——東漢抑且崇儒,儒家那就更加注重孝道啦。自己閃亮的「古文宗師」的招牌上,要是給抹上一絲「不孝」的污穢,那整個兒就沒法看了。無奈之下,只得應承是儀:「待侄返幽,即擇日辦也。」

    再登舟啟程,一連幾天都覺得心驚肉跳,似乎有什麼不好的預感。諸葛亮見他神色不豫,動問緣由,是勛就問他啦:「孔明信鬼神乎?」諸葛亮說:「子不語怪力亂神,遠之可也,孰言信耶?」是勛再問:「然孔明信命乎?」諸葛亮說:「天地運轉,自有其運,合之於人,斯謂命也。然天有陰晴,人有禍福,命數雖定,亦可更改,不足慮也。」是勛微微點頭,心說這年月的人多多少少的都有些迷信思想,不可能完全否定鬼神和命運的存在啊,我是壓根兒不信的——問題這心裡就是不舒服,怎麼回事兒呢?

    等到抵達幽州的時候,已是初夏,草長花繁,氣候宜人。關靖、諸葛瑾等屬吏皆至海邊相迎。是勛先安排好水師,然後騎馬返回薊城,郡守司馬懿早在郊外等候,乃與是勛並轡入城。隨即耽擱那麼長時間的各路公事,就全都攤到他的面前來啦,好在諸僚勤勉能幹,絕大多數都處理得頗為妥當,是勛只需要關注屬下不敢遽拿主意的十幾件就好。即便如此,他也一連忙活了小半個月,剛剛得點兒閒暇,是峻就跑過來問:「七兄何日前往樂浪,去遷葬叔父?」

    是勛知道這事兒躲不過去,可是既然沒有逼到眼前,那還是本能地找藉口拖延,就這麼著,又扛了一個多月,已是仲夏。某日,突然是峻又拿著一封書信過來了:「家父來書,已辭刺史之任,正欲北上,同七兄共往樂浪迎親也。」

    啊呦,是勛說這是要幹什麼?是儀你跟是伊也不是情感甚篤的嫡親兄弟啊,用得著這麼熱心嗎?!

    要是按照原本的歷史,是儀福壽綿長,足足活了八十一歲(古人論虛歲,那實歲怎麼也得八十了吧),比他小得不止一輪的諸葛孔明都掛了很久了,他那兒還活蹦亂跳的呢。

    是勛前世母家姓是,所以對《吳書》中雖然有傳,其實也屬半醬油眾的這位是子羽,那是仔細研究過的——雖然他的事跡也並不多。倘若沒有自己的摻和,是儀在青州動亂之中將會南下投奔同鄉劉繇,等到劉繇為孫策所敗,即遷至會稽隱居,孫權上位後才「優文征儀」——以文辭優雅、華麗的書信去召他出來做官。也就是說,要擱原本的歷史上,這年月是儀在東吳的宦途才剛起步,前程似錦啊,那是斷然不會想到致仕的。

    此後是儀就一直呆在孫權身邊,後來還跟著孫權繼踵呂蒙,跑去荊州打過關羽。不過他的職位一直不怎麼高,討滅關羽以後才做上裨將軍,破了曹休以後才當上偏將軍——估計是因為不會打仗,沒啥軍功,破羽、破休兩仗,他都只是主帥身邊的文書,沾了點兒光而已。是儀本人也很清楚自己的斤兩,孫權想要授他私兵,被他婉言謝絕了——我根本不會打仗啊,要兵幹嘛?

    估計得等到孫權稱帝以後,是儀這路二流文士才得以站立朝堂,得授顯職,一直做到尚書僕射。不過東吳又有丞相,又有大將軍,尚書台的品級和作用比漢末和曹魏那都要低得多,作為尚書台副手的僕射,估計也就給個副國級甚至只是正部級待遇,實權並不怎麼大。



  
  殷墟  洗烽錄  三國外志  龍戰野  勒胡馬    武逆焚天  一品唐侯  仙都  九星霸體訣  龍零  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
 
 
 
搜"漢魏文魁"
360搜"漢魏文魁"
語言選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