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最新 加書籤 排行榜 首頁

當古人看到我的日常後第180章 兔子家網友的超強嘴炮

上一頁 目錄 到目錄

島三個政權,其中高句麗與百濟結成軍事聯盟,新羅的處境就更加艱難了。因此,新羅只能依靠大唐與高句麗抗衡。

    李淵武德九年,高句麗出兵截斷了新羅入唐朝貢的通道,新羅派使向大唐訴告,最後,由唐朝出面進行了調解。

    李世民貞觀十七年,高句麗與百濟聯兵,再次阻斷了新羅入唐朝貢的通道,新羅再次派使向唐求助。

    李世民貞觀十八年,高句麗為奪回隋朝時被新羅侵占的土地,莫離支泉蓋蘇文率軍隊襲擊新羅,攻破新羅兩座城邑。

    李治永微六年,高句麗與百濟、靺鞨聯兵進攻新羅,攻占新羅三十三座城邑。

    而新羅主動進攻高句麗的次數非常少。

    貞觀三年,新羅將軍金庚信率兵進攻高句麗,攻破了高句麗東部邊境城,這是在文獻記載中所能見到新羅主動進攻高句麗的唯一記錄。

    對於當時的唐來說,新羅雖然力量弱小,但由於地理位置特殊,可以對高句麗形成有力的牽制。

    因此,大唐同意與新羅共同對付高句麗。

    在唐朝支持下,新羅逐步扭轉了與高句麗戰爭中的不利局面。

    貞觀十八年,李世民率軍攻打高句麗,命新羅國王調集軍隊接應唐軍。

    新羅國王派大臣率兵五萬,攻入高句麗南部邊境地區,攻陷了高句麗軍事重鎮——水口城。

    顯慶五年三月,李治以左武衛大將軍蘇定方為神丘道行軍大總管,新羅國王金春秋為嵎夷道行軍總管,兵分兩路,對百濟形成合擊之勢。

    在大唐與新羅軍隊的聯合打擊下,百濟義慈王及太子隆向唐軍投降,百濟滅亡。

    接下來,在唐和新羅聯軍的打擊下,總章元年,高句麗滅亡。

    藉助唐朝的力量,新羅成為了當時朝鮮半島三國中唯一的贏家。

    可是,在高句麗滅亡的第二年,也就是總章二年,新羅又與唐朝爆發了戰爭。

    對於兩國戰爭的原因,中朝史書的記載存在差異。

    《新唐書》說新羅「納高麗叛眾,略百濟地守之」,故大唐興師問罪。

    而新羅則認為百濟、高句麗滅亡之後,唐朝沒有兌現「唐羅密約」中的承諾。

    「兩國未定平,蒙指蹤之驅馳。野獸今盡,反見烹宰之侵逼;賊殘百濟,反蒙雍齒之賞,徇漢新雜,已見丁公之誅」。

    其實兩邊看法的差異,就是在百濟、高句麗滅亡之後,唐朝和新羅對朝鮮半島未來走向處置方式的不同而導致的。

    大唐按照自己對周邊地域採取的固有的羈縻府州體制,在百濟故地設立熊津州等五大都督府,在高句麗都城平壤建立安東都護府,而且也將新羅納入這種體制之內,設立了雞林州大都督府。

    但新羅肯定不樂意啊,他們當時一舉成為朝鮮半島的唯一政權,當然希望爭奪百濟和高句麗故地由其直接統治。

    為了爭奪對百濟和高句麗故地的統治權,大唐與新羅的戰爭爆發。

    為了防止大唐完全吞併朝鮮半島,新羅聯合併扶植原高句麗和百濟的反唐勢力,一起攻打唐朝。

    新羅派薛烏儒與高句麗舊將高延武,各率精兵1萬,渡過鴨綠江,進至烏骨城(丹東鳳凰山東麓)。


    烏骨城是連接遼東和平壤的交通要道,占領這裡既可對駐守朝鮮半島的唐軍進行圍攻,也可阻止唐軍從遼東方面的增援。

    另外,新羅軍隊在高句麗故地的活動,還可以把唐朝的視線轉移到遼東,使其無暇應對新羅對百濟故地的爭奪。與此同時,新羅開始攻打唐在百濟的駐軍。

    他們還挺會選時機,當時大唐受西北局勢的影響,不得不調集駐守高句麗的兵力與吐蕃開戰。

    《新唐書·吐蕃傳》記載「入殘羈縻十八州,率于闐取龜茲拔換城,於是安西四鎮並廢」,與之相鄰的吐谷渾、鄯善、且末之地也正式為吐蕃所據。

    當時西北局勢的危急,使唐朝不得不調任這裡的部隊前往西北戰場,帶走部分兵力。

    而且同年唐朝還「徙高麗民3萬於江淮、山南」,而「留其貧弱者,使受守安東」。

    這樣來看,留駐於高句麗故地的2萬唐兵恐怕為數已是很少了。

    這也給新羅發動戰爭提供了時機。

    於是,唐軍安東都護府留守部隊主要在遼東與高句麗叛軍作戰,消滅高句麗叛軍。

    而同時新羅軍在攻打熊津都督府,並全部占領了百濟舊地。

    消滅完高句麗叛軍之後,唐才逐漸能夠騰出手來,任命劉仁軌為討伐新羅的總帥。

    「仁軌率兵徑度瓠盧河(臨津江—漢江),破其北方大鎮七重城(漢城北)」,「斬獲甚眾」。

    之後劉仁軌被調回國內,「詔李謹行為安東鎮撫大使,屯買肖城,三戰,虜皆北」。

    七重城丟失之後,李謹行率軍南壓到了買肖城,並在此駐守,這明顯就是當年滅高句麗的舊態勢。唐軍駐守在邊境防止敵軍反撲,一旦主力部隊跨海從新羅背後攻擊,新羅必將亡國。

    新羅知道自己局勢危險,在買肖城下與唐軍碰撞了三次,延緩唐軍可能的進攻,三次皆敗。

    這段時間裡,新羅又「遣使入朝獻方物,伏罪。赦之,復其王金法敏官爵」。

    新羅知道自己打不過,派使入唐請罪,雙方進入休戰期。

    李治回想起當時,為何會同意新羅的請罪,當然是有自己的考量。

    新羅當然能打,但是得考慮大唐要的是什麼樣的結果。

    如果繼續以滅亡新羅為目的,大唐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。

    若是增兵一次性解決,軍隊向南推進,後勤補給路線的安排謀劃,兵力問題等等考量。

    若是採取消耗戰,渡海兩路夾擊,就得在安東都護府傾注大量的注意力,需要大將主持。而大唐當時正在準備與吐蕃的戰略決戰,精力都在西北。相比於新羅,吐蕃當然更加重要。

    當時宰相張文瓘就勸諫李治:「比為吐蕃犯邊,兵屯寇境,新羅雖未即順,師不內侵。若東西俱事征討,臣恐百姓不堪其弊。請息兵修德以安百姓。」

    且不說其他,吐蕃威脅確實迫在眉睫,而新羅雖然總有些亂七八糟的小心思,還遠遠達不到當初高句麗桀驁不馴的程度,更沒那麼大膽子琢磨大唐的核心利益。

    先解決首要矛盾,把次要矛盾放一放是可行的。

    李治想起新羅後人對他阿耶的污衊,眼眸幽深,笑不達眼底。等著吧,不止西域,朝鮮半島也是我大唐的。

    ()

    1秒記住品筆閣:www.pinbige.com。手機版閱讀網址:m.pinbige.com



第180章 兔子家網友的超強嘴炮  
    校花的貼身高手  百鍊飛升錄  修真門派掌門人  神話版三國  修羅武神  

上一頁 目錄 到目錄
 
 
 
搜"當古人看到我的日常後"
360搜"當古人看到我的日常後"
語言選擇